为了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县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为企业减轻负担,提供优质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一是加强企业减负的监督管理。按照县纪委监察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县经贸局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走访企业、深入一线,听企业心声,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有关方面进行反馈;还定期不定期的采取暗查、问卷、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听取企业对相关部门以及我县治乱减负工作的真实反映;全县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开展了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工作,对国家公布取消的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县增值税转型减轻企业负担20161万元;出口退税81545万元;高新企业税收优惠5145万元;清理取消、暂停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数2项,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数 5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减免1145万元;减免土地使用税、房产税10657万元;自行出台的减负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金额2500万元。
二是优化创新服务平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今年我们重点开展了“保增长促转型主题服务年”活动,创新“三三三”服务方式,通过健全“一组(重点行业指导协调组)、一团(创业创新辅导团)、一网(嘉善县中小企业服务网)”建设,开展“一月(优化服务月)、一周(下基层服务周)、一日(现场办公日)”活动,建立“一员(联络员)、一卡(服务企业联系卡)、一平台(规上工业企业家短信平台)”制度,实现服务零距离。特别是推出经贸局服务企业联系卡制度,为企业的政策宣传、项目审批、技术改造等提供指导服务,共发放服务联系卡1500份;启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短信平台,及时向企业主发送政府最新出台的政策信息,使企业主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政策动态。2010年全局机关干部下基层近千人次,走访企业900多家,邀请专家为企业现场辅导40余次,向基层和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60多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近百个。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提升,依托上海、北京的名校名师,先后举办企业总裁(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信息化创新模式总裁高峰论坛和展望“十二五”嘉兴企业家峰会、企业中层干部培训班等,参训人员近千人次。
三是搭建融资服务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会同人民银行牵头开展银企合作,促成八大银行与115家企业结对签约,为我县电子、木业、光伏、纺织服装等行业授信达67.3亿元。做好专项信用贷款推介工作,全年共推介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100家企业发放专项信用贷款2.21亿,其中信用贷款1.65亿元。为进一步加大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配合人民银行实施银行业支持中小企业“3300金芝麻”行动,为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开展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管理制度,做好担保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和备案登记工作,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经营,保障融资企业合法权益。全年,7家担保机构为全县480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3.2亿元。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提高金融企业为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今年为我县金融企业申请兑现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19.54万元。
四是适时出台有关企业减负政策。我县在认真落实省、市文件基础上,适时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纪委监察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检查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减轻企业负担的精神提供了具体措施,并取得积极成效。还在县经贸局网站上公布了《企业减负投诉表》和《纠风办、减负办联系表》,当企业遭遇“三乱”时,立即予以投诉,县纠风办和减负办将及时受理,区别情况进行查处。
五是强化制度保证,建立长效减负机制。在工作机制方面,着重强化与企业的联系,强化信息沟通,在嘉善县中小企业服务网上设立了专门的监督电话和举报邮箱等联系方式,向企业畅通交流渠道,形成工作网络。聘请监督员召开企业联系人座谈会等形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形成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和工作机制对各种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形成了强大威慑力,也使我县企业治乱减负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近年来,县经贸局在认真总结我县开展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有效做法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深入分析当前企业治乱减负工作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对做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进一步将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落到实处,标本兼治,减轻企业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