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方 霞
通讯员 冯 成 余贵恒
本报讯 南湖新区将建设2.04平方公里的金融集聚区。目前,南湖区正在着手编制相关建设规划,并委托专家为这块金融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如何承接上海金融产业转移,培育引进相关后台服务业务作专题研究。
近日,记者从南湖区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工作汇报会上了解到,未来,南湖区将以金融后台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重点,努力建设浙江省乃至长三角优秀的金融创新示范区。
金融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
南湖区是我市的金融中心,发展金融服务业有着良好的基础。该区集聚了丰富的金融资源,金融体系基本健全,已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典当、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全区范围内有银行机构129家,保险机构73家,证券业11家,典当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单位近50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
近年来,南湖区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完善金融服务,取得了不俗成绩。如积极引进著名创投公司,先后有红土创投、万利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落户,今年还将有多家创投机构入驻,预计到年末该区的私募股权基金规模将超40亿元。在企业上市方面,继亚特电器成功赴韩上市后,该区已有四通车轮、卫星石化等多家企业进入股改、申报阶段;开展金融创新,充分发挥创投引导基金的作用,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发行南湖区第一期小企业债权基金——“南湖烟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该区通过政府引导、政银企合作、组团授信等形式,两年来共为企业实现融资20多亿元。同时,该区初步形成了金产学研、股权转让、初始排污权交易(碳交易)、农村资产转让等四大特色金融平台。
规划建设金融集聚区
据介绍,为构建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空间平台,南湖区将倾力打造2.04平方公里的金融服务集聚区,并将其定位为“长三角金融公共服务集聚地”,重点发展金融机构地区总部、金融后台服务及外包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目前,该区正在着手编制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行动纲领和2.04平方公里的南湖金融集聚区建设规划,并委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有关专家,为这块金融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如何承接上海金融产业转移、培育引进相关后台服务业务作专题研究,并围绕核心区建设思路、实施进程、责任分工等内容编制详细规划。
记者了解到,金融后台服务和外包产业基地将是南湖区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该区将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链,积极引进和培育金融客户服务、现金押运服务、呼叫服务、数据处理、中高端培训、民生性金融产品开发、设备测试中心、软件设计等服务现代金融机构的相关企业;以央企公用信息(灾备)服务项目建设为契机,着力引进金融机构的各类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
另外,该区还将建设一个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除了以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为重点,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拓展金融仓储、小企业债权基金等各类新型融资模式外,该区还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已初步形成的四大特色金融平台,即:以长三角研究院和嘉兴科技城为核心的金产学研一体转化平台,以天津股权交易所嘉兴分中心为基础的非上市企业股权交易,以“两分两换”为基础的农村要素交易流转平台和以初始排污权交易为核心的碳金融交易市场。 |